您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武东医院!
专病介绍

就医指南

  • 就医须知
  • 门诊指南
  • 住院指南
  • 医院交通图
  • 医保政策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社区工作人员如何与精神病患者沟通

发布人:武汉市武东医院精神一科 熊华朝   日期:2017-07-31   点击次数:3850     一、首先要解除患者对患精神疾病的担心和顾虑
    患者往往认为患精神疾病是一种耻辱,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怕被歧视,损害声誉,从此背上心理包袱。鼓励患者科学的认识所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偏见和顾虑,改变患者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主动关心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保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沟通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不能有贵贱、贫富、地位高低、职业优劣之分。充分考虑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二、沟通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
    主动关心患者的病情,重视他们的诉求,包括躯体不适的诉述,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重视语言沟通的艺术: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练表达。沟通时要与患者实现互动,达到情感共鸣。主动关心患者的病情:重视他们的诉述,包括诸多的躯体不适的症状。
    三、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对患者说话的音调、韵律、声音强度、肢体语言及沟通的内容要十分注意。先要仔细倾听,接受其客观感受。对患者的叙述不要加批评,不要过多地加以解释和干涉,更不要与患者争辩,并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警觉性高的患者,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传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注意,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与患者沟通时:要理解患者的心境,但不能过分地迁就患者的意愿;正确而耐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述,不能流露不耐烦的情绪;与有疑病症状的患者沟通时,不与患者发生争执;与焦虑恐惧症状的患者沟通时,鼓励患者说出焦虑的感觉,并适时开导、劝慰;与有强迫症状的患者沟通时,注意引导患者,而不是要求患者不去做强迫行为或进行强迫思考。
    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患者患病后感到疾病对生活的影响,认为得过精神病是不光彩甚至是可耻的,怕家人会嫌弃自己,有自卑心理,担心能否恢复原来的学习和工作。另外,婚姻、生育等问题也会困扰患者,能否正常结婚与生育,自己的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还担心疾病复发。针对上述患者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恢复期患者的心理康复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客观,正确地介绍服药对患者婚姻、生育、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向患者提出科学合理的婚姻、生育相关问题的建议,指导患者克服个性的缺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主动适应环境,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改善人际关系,以健康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通过参与健康有益的社交活动(如参加棋琴书画活动、听音乐、观赏自然风光),陶冶情操,得到有效的心理康复治疗。

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