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武东医院!
专病介绍

就医指南

  • 就医须知
  • 门诊指南
  • 住院指南
  • 医院交通图
  • 医保政策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聚焦

医院动态

武东医院有一个特别的“家”——3年来,300名流浪精神病人在这里找到尊严

发布人:记者毛茵 通讯员陈红源   日期:2014-12-24   点击次数:18312

医务人员带领患者做早操。    记者胡伟鸣 摄

 医务人员帮患者梳头。    记者胡伟鸣 摄

    摸了摸70岁黄爹爹的手,暖暖的,护士长王思高笑了;在另一个房间,她塞了一包卫生巾给一个年轻女孩,叮嘱她:“拿好,这两天要备着。”昨天,早晨室外温度0℃,在住着86名流浪精神病人的武东医院精神四科病房,却是暖意融融。
    作为以治疗精神病为主的综合医院,武东医院2012年初设立精神四科,集中收治伴有高血压、心梗等多种疾病的流浪精神病人。这些病人都是110警务系统送来或从其他专科精神病院转诊而来,年龄上到70岁以上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大多生活不能自理。3年来,医院共收治流浪精神病人近300人次。由于这些病人在病情稳定前说不清自己的来历,找不到家属,医护人员在为他们治病的同时,还以极大爱心扮演了保姆或临时监护人的角色,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家”里,找到了做人的尊严。
    他们是老师,教病人刷牙穿衣上厕所
    “起床刷牙了!”昨天早上6点半,值班护士黄丽开始一个病室一个病室地叫早。
    黄丽和沈优是两个20岁刚出头的护士,本身还是喜欢睡懒觉的年龄,却在伺候86个患者起床。黄丽先一边帮一个40岁出头的男病人穿上毛衣,一边提醒旁边的其他年轻病人:“裤子掉地上了,快捡起来,莫冻感冒了。”“小凡,刷牙莫忘了挤牙膏。”不料,刚帮着穿上的毛衣又被这个患者脱下来了,小黄赶紧又抓住他的手再套上去。在另一边,小沈指挥着大家穿衣、叠被子、刷牙,也是手不停、脚不停、嘴不停。她俩护士服里面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服,可额头已冒出细细汗珠。“我们每天都是这样,忙得热死了。”小沈羞涩地一笑。
    守在厕所门口的是男护士方启权,他要“监督”男病号上厕所,随时递上卫生纸,还要提醒他们冲厕所,甚至亲自帮他们冲。病友王胜(化名)刚进院时,常常是随时大小便,弄得到处又臭又脏。小方就每两小时“逼”王胜上一次厕所,最终让他养成了上厕所的习惯。
    7点半钟开始早餐时,70岁的张爹爹跟着护士喊:“喂,要喂……”黄丽分发完早餐,没有丝毫犹豫,开始一勺勺地给张爹爹喂粥。
    他们是家属,为病人承担手术风险
    端着一份牛奶和营养餐走进一间女病室,护士长王思高冲着病床上面色红润的中年女病人笑了。
    3个月前,这位病人在珞南街路口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时,蓬头垢面,目光涣散,脸色苍白,嘴里不停地嘀咕,护士们赶紧帮她洗澡换衣。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发现她的肚子比常人大,而且很硬。经过专家会诊,确认其腹部有一个直径约210毫米的肌瘤。虽经多方努力,却仍无法找到她的家属。经过慎重研究,医院决定冒着风险实施手术,最后成功摘除了重达3公斤的子宫肌瘤。术后,护士们又扮演了家属的角色,自费为她买来奶粉,在家里做好营养餐送到床头。
    谈起这件事,科主任刘运琴却显得轻描淡写:“大家习惯了。在病人找到自己的家以前,医院就是他们的家,医护人员就要带给他们家的温情。”
    他们是家长,小伙住院5年不肯离开
    帮病情稳定的患者找到亲人,是医务人员最大的愿望。
    11月的一天,一位怀孕的病人被送进医院。她紧闭双眼,也不说话,B超显示她已怀孕28周左右,医生初步诊断她患有精神分裂症。经过两周治疗后,她终于开了口,说自己生过一个女儿,丈夫在武昌大东门附近做生意。科室医生马上联系救助站,3天后找到了她的家人,才将她送回家。
    身高1.85米的帅小伙小刘是病房的一位“常客”,他已是“三进宫”了。护士长王思高说,小刘是在医院长大的。5年前,他第一次被送到医院时,还不到1.5米高。医护人员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小刘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病情稳定时,小刘还能帮其他患者剪头发,主持文艺晚会,给大家读报。听说医院要把他送回社区,他不肯离去,甚至不惜给医务人员下跪。
    他们是志愿者,把奉献当成了一种习惯
    虽然每位病人每天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118元生活治疗费,但经费仍存在缺口,于是,除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武东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就自觉地成为捐助者和志愿者。
    平时,自掏腰包为病人做饭、买日用品,早已成了武东医院医护人员的一种习惯,而集体募捐活动也成了一种常态。今年冬季来临之时,86名患者的冬季外衣和棉袜全是由医院职工捐赠的。
    院长周华表示,让每个流浪精神病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是医院最大的责任。他还特地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医院愿意接受社会捐赠的生活用品,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和患者互动,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对话医生】
    精神病人也是人
    记者:一天到晚面对这些神志不清的病人,你晚上睡得着吗?闻着异味,吃得下饭吗?
    医生徐寅:我刚来这里工作时,也曾翻胃吃不下睡不着。现在已适应了这种环境,和患者基本上是亲密接触,没有心理上的障碍。因为常年服药加上封闭管理,他们身上的确有些异味。这就靠我们定时帮他们洗澡、换衣,每天坚持教他们刷牙、洗脚。通过我们的治疗,他们的病情稳定下来,甚至能说出自己的家,我们配合救助站帮他们找到亲人时,他们高兴,我们更高兴。精神病人也是人,他们其实很单纯,也有很可爱的一面。
    记者:虽然是医生护士,但你们更像护工,有没有心理不平衡?
    医生周旋:相对于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许我们做的工作更基础一些,除了医疗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生活护理。如果请护工,一人一天起码得120元,医院拿不出这笔开支。但我们不能看着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又不去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因此,训练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工作的一部分。
    记者:医院里的流浪精神病人长期处于满员状态,这么大的劳动强度,你们烦不烦?
    科主任刘运琴: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各种精神疾病发病率为14.05‰,其中80%因各种原因流散到社会中。精神病人在医学范畴上属于残疾人,不应受到社会的歧视。因此,为了他们有个温暖的家,再大的劳动强度,我们也得承受。


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