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武东医院!
专病介绍

就医指南

  • 就医须知
  • 门诊指南
  • 住院指南
  • 医院交通图
  • 医保政策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

“优秀医师奖”主要事迹——记精神三科医生徐寅

发布人:本站编辑   日期:2021-12-25 16:14:12   点击次数:20442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颇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攸爱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希波拉底誓言

    相信所有从事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同志在进入医院的时候都说过以上的誓言吧,徐寅医生同样也不例外,并且他将该誓言一直谨记于心,作为自己从医的最高准则。
    想起精神病人大家的心中总会出现这样一幅恐怖的形象:蓬头垢面、衣衫破旧、目光痴呆、龇牙咧嘴、怪异、嘴里喃喃自语着一些不可理喻的话语……在武汉市武东医院有这么一位医生,在工作的四年中他每天的职责就是与这些病人打交道,给他们看病历,与他扪交流,获得了病患和家属的尊重和爱戴。
     2009年7月徐寅医生从武汉市江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他放弃了前往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面试的机会,毅然决然的来到了一所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医院—武汉市武东医院,周围的一切都让这个满心抱负的准医生傻了眼,没有想象中漂亮、整洁的住院部,也没有川流不息等候看病的患者,有的只是一栋只有三层的破旧的综合楼,以及冷冷清清的门诊大厅,难道这就是自己要开始救死扶伤的地方吗?彷徨第一次在他心中升起,留还是不留,做还是不做,正当他内心极度挣扎的时候,让他看到了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画面:一个不大的院子,参天的大树遮挡着夏日的烈阳,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正在院子里来回巡视着,作为画面主体的是一大群衣着不算整洁,且面无表情的病人,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好像都与他们无关似的,而阻挡他们的是一扇不大的铁栅栏门,门的钥匙握在那些医务人员手上。“这些就是精神病人”,不知是谁突然冒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精神病人,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病人群体第一次活生生的展现在了他的面前,他曾经在大学的课本中无数次看到了对精神病及精神病人的描述,以及社会上的人对精神病人的恐惧与嫌弃,“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一名正常的人,过正常的生活”,上课时老师的话语在耳边清晰的响起。是啊,精神病人正是这样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需要人们帮助的群体,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不同样是一名医生神圣的职责吗!徐医生决心做那一把沟通患者与社会的钥匙,所以他决心留下。
    弹指一挥间,六年就这么过去了,他身边的同志要么因为工资待遇太低,要么因为工作环境太差都纷纷离开了医院,而他却坚持了下来。从最初的恐惧到现在的从容淡定,一个年轻稚嫩的医学生已经慢慢蜕变成一个尚能独挡一面的住院总医师,期间的执业医师考试、事业单位选拔考试都没有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而今年参加了主治医师的考核。
    记得那是徐医生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科室收治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合并小儿麻痹症的患者,通过几天的药物与心理行为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患者在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大小便经常解在床上,吃饭也需要人去喂,这就使护士的护理量大大增加,而病人及家属又特别依赖医生,于是每天在科室,就看到徐医生一遍遍的为病人及家属做心理辅导工作,一口口的将饭喂进患者的口中,尽管病人身上时不时传来令人作呕的味道,但看到病人日益恢复的身体,他觉得什么都值了。病人出院的那天,病人的母亲拉着徐医生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反而是那位病人不停地说“小医生真好,小医生真好”,而徐医生面带微笑的对病人及家属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通过后来的院外病人的回复,这名患者已经在家里帮助照看小卖部了。
    2011年“送医下乡”、“送药下社区”席卷中国大江南北,我们医院同样也参与其中。鉴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在最近的医院可以拿到精神病的药物更是顺应了“送药下社区”的主题。徐医生分管了武汉市青山区的三个社区的送药工作,不管是冷风刺骨的冬天还是烈日当空的夏日,他都奔波在医院和社区之间,中午没时间吃饭就随便吃点面包填肚子,病人没来拿药,就一个个打电话去问,务必让每个病人都能拿到药物。还记得有个精神病人的母亲,给儿子拿了药后,特意让徐医生等会,说一会就回来。没多久,她就提着好大一袋子东西放到了徐医生面前,好像好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们家因为给儿子看病也没什么钱,这些东西是我的一番心意,您就收下吧。”说完,头也不回的跑了,当徐医生追出去的时候,早就没有了这位母亲的身影,看着袋子里的东西:面粉,青菜,糍粑……这分明是他们自己要吃的东西啊,徐医生的眼睛湿润了,他说什么也不能收下这些东西啊,于是他马上联系了社区的负责人,说明情况,最后把东西还给了这位母亲,事后通过这名社区的负责人说,病人家属示因为看到徐医生大夏天的跑来跑去的满头大汗,还这么瘦弱,因为家里又没有钱,于是就买了这些吃的东西给他,感谢他这段时间来给他儿子送药。徐医生听了后,沉默了很久,临走时说:“正因为有着这样伟大母亲的支持,不论怎么辛苦,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的。”
    2013年2月,医院响应政府的政策,决定成立以收治流浪精神病患者为主的精神科四病区,对于一个新成立的科室,一切都是未知的。而这时医院里谈论谁要被调去精四科成为大家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现在安稳的岗位,去投入到一个前途未知的岗位中去。这一次,徐医生又坚决地响应了院领导的号召,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新科室的工作中去。开科的最初阶段是艰辛的,病房缺少病床,他就带着病人一起去其他的科室搬别人淘汰下来的病床,科室的病人没有衣服穿,他就将自己平时不穿的衣服捐出来,看到患者平时吃不饱,他会将家里多余的饭菜带来分给病人吃,科室新来的护士比较多,也缺乏从事精神科的经验,他就主动带着他们去查房,交代注意事项,详细的介绍精神病人的特点,常用的精神科用药及药物的副作用,看到科主任每天忙碌的身影,他就主动帮助科主任分担科室里的工作,协助主任管理好病人,为病区稳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2015年1月,在精四科工作三年后,相应院领导的轮岗政策,身为住院总医师的徐医生调往完全陌生的精神科三病区,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全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病人和家属,徐医生没有退缩,积极的投身于精三科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协助好科主任完成好科室的管理,质控工作,另一方面也认真的管理病人,耐心的接待家属,看着一个个病人开开心心的回归家庭和社会,徐医生累并快乐着,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都说精神病人需要社会的关爱,而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希望社会能更理解精神卫生工作,因为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希望。  
    这就是徐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他的工作可能不像外科医生外表那么光鲜,但他帮助的是精神上出现了病患,被社会上太多数了都歧视的群体,他不为任何利益,一心只想着病人,他只想做那把钥匙,打开精神病人与社会中间的那扇铁栅栏门,让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他正这么做着,也一直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394号